《明日戰記》看後小記

ShUNwInGmA
Aug 28, 2022

--

很久沒有寫電影的看後感,因為疫情經常打亂計劃,這兩年間幾乎沒有進過戲院。今次《明日戰記》以古天樂、港產、科幻作招徠,終於令我有動力趁上映就入場觀看。

港產和科幻二詞,實在很難令人聯想到一起。在我記憶中也只有《生化壽司》這類、近似B片的製作。而看了《明日戰記》之後,我覺得這個印象可以改寫了。

散場時,我聽到有觀眾說「港產片來說有誠意」之類的話,我不認同,因為這樣會貶低了製作者的努力。而我以由小至大看科幻、奇幻、玄幻作品的經驗,可以肯定說,將《明日戰記》放在荷里活眾多科幻片群中,也不會比較遜色。所以接下來的評論,也是以科幻片的角度看,沒有港產、誠意的成份。

以下嚴重劇透,慎入。

劇情方面
故事並沒有很特別的地方,背景就是外星植物潘朵拉肆虐地球,而且在電影的開始敘述,潘朵拉將會再次生長,破壞更多地方,威脅更多生命。主角泰來所屬的空戰部隊,奉命執行改造潘朵拉的計劃。原本順利的作戰,因為少將李昇的陰謀而變得困難重重。

在商業片而言,劇情很簡單是好事,《阿凡達》就是一例。簡單的好處就是觀眾容易理解,但另一方面劇情簡單也代表很多細節會交代得不夠細緻,觀眾就會察覺有不合理的地方。今次《明日戰記》也有,在我的記憶中,有幾個明顯的問題:

一,為甚麼關係全世界的任務會只有一個部隊參與?如果在故事前段解釋潘朵拉來臨之後,人類銳減,軍事力量薄弱、文明衰退,可能說得過去。但是李昇只是少將,即是制度上仍有上級,換言之是軍事力量未到上限。

二,為甚麼在醫院有一個女孩出現?她雖然有解釋去找尋藥物,但一個女孩在怪物環伺的建築內,肯定不到十分鐘會死掉。除非故事用了某種設定,例如孩子免疫攻擊,或者女孩與樹有某種連繫。還要解釋的地方,是母女二人如何越過邊界,因為故事後段明顯見到在行車天橋下設有圍牆。

三,鄭重生有外格骼,高處墮地不死可以是合理的(我私心腦補了硬度可以抵消衝力,其實是不太可能,否則在飛機殘骸探索時就不必因為五十米高而謹慎。泰來跳進巴士,抓住藥劑,直接下墮就好),但劇情上應該補充他怎樣重返戰場。因為外骨格已經無電,按道理同廢鐵無甚分別,反而應該加重身體負擔。

四,同上,泰來和軍事機械人搏鬥,外骨骼的左手肯定已經損壞,還可以徒手扯掉車門,實在有點誇張。如果單手就有這種威力,軍事機械人應該早就解決。

五,游大郎的定位應該是爆破兵之類,如果由他用武器在地面開洞,應該比通訊兵光仔快得多。畢竟他的武器一發可以炸毀刑天,放在地面效果也很顯著才是。否則,光仔的爆破結果應該炸出盤古大洞,但這樣沒有了外骨骼的鄭重生怎樣到洞底就是問題了。

像我這樣後知後覺的觀眾,找到的問題大概就是這些了。不過撇除這些瑕疵,我覺得劇情的推展算是合理。

為甚麼說上面幾點都只是瑕疵,我主要是想從電影中各個元素的結合去看。科幻小說作家阿西莫夫說:「科幻小說可界定為處理人類回應科技發展的一個文學流派。」今次《明日戰記》也可以見到有這方面的努力,例如一開始戰爭破壞世界,用天幕維持人類生活,用生物技術改造潘朵拉,還是用武力摧毀,這些議題都算是結合到情節裡去。如果以一套片長約兩小時的電影來說,先不論結合得是否成功,但元素的數量上說是豐富的。

另外,片中的小細節也見控制氣氛的心思,出現的位置也合理,以下列舉幾項:

一,游大郎歸隊之後第一次爆破作業的位置搞錯了。
二,盼盼將炸彈掉出車時失手。
三,鄭重生和泰來在裝甲車搏鬥時用鏡頭交代外骨骼的功用。

我相信已經入場的觀眾應該都同意,電影整體是緊張刺激的,製造張力方面也很成功,打鬥場面不拖沓,最後的結局也是逐步推展而來。關於結局的設置,這裡舉一個反例,就是Ironman用無限手套,相信大家都明白,不多解釋了,而我肯定《明日戰紀》的鋪排好得多。

人物與對白
這套電影有一個問題,就是金句太多,偶一為之可以,但是經常出現就令場面有點尷尬。例如李昇說的「天幕是我,我就是天幕」,實在很有高達00裡剎那說「俺がガンダムだ。」的中二感。

其次,作為電影中唯一重要女角,譚冰沒有甚麼突出的表現。這個角色無論在劇情前後期理應都十分重要,她由最初的阻力,變到後來幫助,定位上非正非邪又有自己的堅持,應該是很豐富才對。但是呈現在銀幕的形象,是比較平面和被動,有點對白播放器的味道。

至於電影中最重要三人組,他們表現出來的互動和默契是有說服力的。不過和好的轉變來得有點快,畢竟游大郎最初是被革走,如果其中加多一點情理的拉扯會好一點。

名稱與符號
科技或者幻想類的作品,有時很喜歡用一些名稱來構成特別意義,今次的潘朵拉也類似。如果從神話的角度,我認為電影將外星植物如此命名,頗能捉緊神話原本的神髓。因為潘朵拉盒子的精彩地方,除了打開時有很多災難,其實盒內最後還有希望。而電影情節中炸開地底(即是打開盒子),鄭重生帶來最後的拯救,確實是一種完整的呈現。

電影裡還有其他用名稱,例如角色用(否極)泰來,重生和盼盼,意義都很明顯,可惜的是游大郎沒有依這個系統。其實既然用了否極泰來,《易經》裡有「大壯」掛,討論的是不可終日逃避,要成長壯大,正好對應角色失信令隊友犧牲的背景。

另外,窮奇和刑天作為難關的中boss和大boss,設計時起用這兩個名字的話,也應該考慮兩者在經典中的形象。窮奇的機體設定尚算合格,據《山海經》這隻怪物「狀如虎,有翼,食人從首始」。電影中,窮奇有四足獸外形,只差沒有翼。至於刑天就差得遠,在《山海經》中,刑天是「與帝爭神,帝斷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為目,以臍為口,操干戚以舞」。如果真的計較機設的話,應該要造成近期「1.5頭身Z高達」的樣子就合格了。

我覺得另一個可惜的地方,就是三道難關是刑天、窮奇,和三個沒有特別名稱的機械人,聽起來立即有點洩氣的感覺。如果負責機設的單位,可以將這方面做到極致,效果應該明顯得多。

特技效果
熟悉幻想類作品的朋友都很清楚,要評價特技效果其中一個標準,是物理的像真程度,簡單點說就是重量。例如一架裝甲車被炸起,落地時爆炸的重量和質感,都應該要表達出來。一些甚具名氣的影視作,在這方面也可以交出不合格的成績,我記憶中馬上浮現的就有《哈比人》的勒苟拉斯,還有《愛的逼降》用電單車撞停貨車之類,全部都無視物理法則。

至於《明日戰記》,整體表現是合格的,尤其是在飛機殘骸找尋藥劑和裝甲車混戰,都很有真實感。而且我頗喜歡外骨骼只能助推,而不是長期浮空的設定,理由同樣是比較真實。

小結
如果為這套電影打分,我認為是合格有餘,但不會太高,整體而言有七分吧。作為觀眾,可以見到香港有本土的科幻電影,內心是難以不感興奮的。因為我自己有個小觀察,就是所有電影事業壯大的地區都會有喪屍片和科幻片。如今終於有作品挑戰這類題材,實在是一個里程碑。

--

--

ShUNwInGmA

香港人,80後,中文系畢業生,火苗文學工作室成員,喜歡文字多於影像。基督徒,私心希望更多信徒喜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