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詩的陌生
我不懂詩。
讀詩,一直是種陌生經驗。每次閱讀都好像不得其門而入,再者自己不是善解人意,有時很難明白別人的感受,更別說透過文字進入別人的想像。於是,越讀就好像越迷茫,越不懂得詩。
回想中學時代,《聽陳蕾士的琴箏》是我們讀詩的啟蒙。但這初次體驗絕不愉快,除了要考試以外,亦因為內容太過含糊,根本全不明白。而往後的日子,再也沒有人指導如何讀詩,如何理解各種意思浮動不定的句子。
早陣子,因為工作而買到一本《現代詩完全手冊》。選這本書,一來因為作者楊照是有名的文學家,二來書封有兩個問題:為何讀詩、如何讀詩。而它們正是我心底的疑問。
為何讀詩
「對人生充滿肯定、明確看法與意見的人,不需要詩,大概也無法從詩裡得到太多啟發。」
我很認同楊照這句話。回想中學的自己,其實沒有太大讀詩的理由。要走的路很明確,就是每日上學下課,等待考試來臨。生活自然也沒有甚麼不確定,讀詩完全是為了應付考試,而不會努力尋找詩與自身的關連,更加不會嘗試到從詩句上發現自己的振奮。
我想對於年青人,甚至成年人來說,讀詩的原因可以是不了解自己。無論這種不了解是源於年青時,對自己我理解仍然模糊,還是年紀漸展,與自己內心、真實的聲音越來越遠,詩句似乎都有一種能力,幫助我們在千頭萬緒,和各種感覺之間發現最深處的自我。
書中用旅行來類比這個過程:「旅行中我們看到很多陌生的事物,風景、道路、建築、藝利品,然而更多時候我們被逼看到陌生的自己。」離開熟悉的環境,陌生的事物能夠映照自我,再次看到自己一些早已被平日淹沒、變得不顯眼的特質。
尤其身處大城市,很多時人的感受被抑壓,生活像個巨輪轉動,一次次輾過生命。但其實感覺仍在,只是我們都沒有能力用文字、用語言去表達自己。詩句之所以能夠讓我們發現自己,因為詩人將那些人們的共同經驗提煉了出來,而「只有透過讀自己無論如何寫不出來的詩,只有透過引用既成的詩句,才能真正明瞭、定型自己的心意。」
如何讀詩
可是,有了讀詩的理由,不見得就讀得懂。
「詩是由一組一組極度個人的暗號裝配在一起,呈現出某種神秘卻沒有標準答案的秩序,詩人與讀者間的共通感受是領略到那神秘秩序存在。」
和摩斯密碼不同,詩的世界沒有穩定的共同語言,SOS可以和求救完全無關。書中甚至指,詩人所寫的句子在描寫作者的感受,而且「必定扭曲或拒絕了事實。」事實,可以說是人和人之間溝通的基礎,如果連事實的基礎都失去了,還可以怎樣理解?
而且不只事實,就連詩人的記憶都不可靠:「記憶從來不會乖乖地如真呈現,因為會被記憶的事總是帶著情緒的份量,不然早就被遺忘了。」記憶和事實有出入,相信是一般人的共同經驗,而當這件事發生在閱讀時,就連文字的意義變得更加浮動不定。
讀者似乎變成像Inception的主角,所進入的「世界」僅屬於夢者自己,夢裡面可以完全漠視物理的法則。再加上那個世界,那些密碼都經過精心設計 — — 「詩人是為了挖掘出自己內在那無法適用一般語言的情感情緒,而去進行語言的試驗,好的詩人在創作過程中,必然充滿了對現實語言的不滿,乃至詛咒。」
弔詭的是,當這些密碼,還有背後所指的情感,可能與我們自己相關時,一切破解的困難的苦惱,似乎都成為必要的。
小結
忽然記起有朋友說過,要讀明白一首詩,最好的方法就是多睇那位詩人其他作品。如今想來又實在不無道理,因為讀詩就好像認識一個陌生人,認識對方經過隱藏、最精煉的情感和想法。而每首詩都可能記錄了某個最私密,又和現實完全背離的人生片段。
如此看來,我們永遠只能誠實地誠承認,我不懂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