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謊言翻滾的時代

ShUNwInGmA
Jan 21, 2022

--

如果說我們社會充斥各種謊言,恐怕大家都會認同,並且覺得耳熟能詳。那麼換個說法,如果說我們已經被騙很久,大家又會認同嗎?

我們所被騙的可能不是某一件事,甚至連串的事,而是某種意識形態。如果直白一點,就是對事物的理解、思考方式都出錯。作者既是精神科醫師、心理治療師,也是神學家,他在著作《大謊言時代》中分別就科學、醫學和媒體,提出社會上普遍被人忽略的思考方向。

科學可以說是現代社會最重要、賴以建立的根基。她幫助我們了解世界,克服各種困難,為生活帶來便利和保障。可是當大家都著重科學,科技,科研的當下,我們有否想過她的界限?或者應該說,她無能為力的範疇?

看過《鋼之鍊金術師》的讀者,大概都不會忘記愛德描述人體成份的一幕。而如果我們在搜尋器找「愛/化學物」,就可以發現不少報導介紹愛是腦內不同化學物質產生作用。

這就是科學為我們提供、了解世界的視角。言之鑿鑿地聲稱解開了生命的謎團,實質是將生命過份簡化,鏤空了其中的深度。

「面對人生重要的課題時,每個科學家就跟普羅大眾一樣地不安。嚴謹的科學家明白自己並未擁有通往真實答案的特權管道,也沒有任何證據顯示史學家在檔案室翻閱卷宗、植物學家在森林漫遊,或是天文學家仔細研究銀河時會突然碰見上帝。沒有任何東西可以使別特別聰明的人比其他人更容易辨別自己愛的人是誰,而誰才真正愛他,儘管睿智如康德也沒有辦法;同時,也沒有任何東西可以證明一個積極進行老鼠實驗的腦科學專家會比艾菲爾山區的老奶奶更能分辨善惡。」(70頁)

要了解生命,除卻物質層面,還有心靈、道德、美醜等考量。我們不難想像在可見的將來,科學家會向世界宣告發現正義的秘密:一個人仗義執言時可能源於腦內的某種分泌。但是這會提升一個人的道德水平嗎?

醫學是書中另一個探討的範疇,而且按作者的背景,更聚焦於心理學和過勞兩個話題。

作者提及他在接受治療師訓練的時候,讀到弗洛伊德的著作,便感到不以為然:「精神分析的世界則是永遠有條不紊,但從來也沒有人想過,這整個精神分析的世界或許根本是錯的!」作為一個普通人,這會否也是我們面對精神分析時的反應?

「精神分析所保證的自由只是個虛幻的騙局。他把所有的一切都歸咎給已經無法改變的孩提時代,如此一來,所有事情似乎都能獲得合理的解釋,卻沒有帶來真正的自由。儘管精神世界沒有像物理學那樣將一切限縮或化約為原子和波長,人類的行為卻被簡化為『只不過是』對兒童時期經歷的反射、『只不過是』對於父母的反應、『只不過是』驅動性的本我、承受痛苦的自我以及支配道德的超我三者共演的一場戲。」(91)

只不過是。人生可以這樣總結嗎?似乎單憑潛意識就可以透析整個世界發生的所有事,小至個人的愛欲,大至戰爭,抽象如正邪。作者在書裡未至於全盤否定精神分析,他只是質疑將它奉為靈丹妙藥,到底是否恰當。

除了心靈或精神問題,現代人還得面對另一個威脅,過勞。相信這是很多都市人都要面對的惡夢,因為它會嚴重影響工作和生活,然後我們不時會見媒體上有很多專家教觀眾如何避免。而書中都有類似描述:

「過勞專家的建議不是完全錯誤,就是一些浮誇的陳腔濫調。如果一個人每天工作十六個小時,連星期日也上班的話,會感到不舒服也是意少中事。然而,過勞專定會在此時建議他,應該偶爾休息一下,每日的工作時間也不宜太長;此外,每週也必須讓自己休息一天。」(112)

細心回想,這樣的說法好似出現過在電視上,尤其在有中港司機出意外之後。不過我們都應該只是心照不宣,有問題的不那位司機如此勞碌,而是一個社會為何令人如此疲憊地掙扎求存。可是當肇因歸納為過勞之後,我們就很容易忽略尋找更根本的原因。

健康的話題,當然不是要到了過勞的地步才會受大眾關注。如何維持健康幾乎成為現代人每日的重略項目,在各個媒體上都有鋪天蓋地的曝光。這也是作者在第三部份媒體裡所介紹的「健康教」。

以上科學、精神分析、醫學等的資訊構成半真半假的世界,而作者在書的反面部分,則介紹了一個幾乎肯定假的世界。最有趣的是,即使知道極有可能是假像,我們或者仍然樂於接受。

「事實上,這一切都是人工導演的戲碼。善惡在電影裡只是一場戲,在紀錄片只是一份紀實的資料,而在電視上的法庭節目裡則是以驚人的方式被戲劇化。慈善節目中所展現的善良也是一場戲,實質上就是一群自我感覺良好的人基於大眾喜歡窺視的心理,以田濟弱扶貧為名所開的慶祝派對;在打擊犯罪的節目中,邪惡的形象反而成了聚光燈下的焦點。電視裡根本不會出現真正的善良與邪惡,一個人如果見過真正的聖人和真正的罪犯,就會知道這種差別;在電視裡我們永遠不會碰到真正好人和壞人。」(126)

螢幕中的形象和真實性格的矛盾,在近期的明星事件中,我們不是見證了一次嗎?耐人尋味的是,我們仍然很願意在幻象破碎之後,轉投另一個幻象,好似對那種結構性的虛假毫無知覺一樣。難道我們不知道戲劇裡的正義英雄,戲外可以是個人渣;一個多次醉駕的藝人也可以扮演警察,毫無衝突;就連明星的私生活也是被經理人細心安排的演出。其實我相信大家都心知肚明,只是不願改變。

古代人相信滿天神明,現代人何嘗不是相信專家、相信明星?本書作者並不是要反對科學、醫學,也不是要人完全脫離電視電影和其他媒體,畢竟在現實和現代生活完全不可能。而正因為這是不可能完全與謊言絕緣的年代,他只是想讀者明白生命不應該被簡化,不應該被理解只是原子和波長,小心察覺哪些人在演戲,在投射一個快樂無害,又或者是單薄淺陋的世界。

--

--

ShUNwInGmA

香港人,80後,中文系畢業生,火苗文學工作室成員,喜歡文字多於影像。基督徒,私心希望更多信徒喜歡閱讀。